中国实验动物学会2017年度年报

发布日期:2017-12-29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2645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

     为顺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实力和科技实力增长的要求,解决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晋升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的问题,建立、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及人才评价体系,学会发布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评价管理办法》,正式出版了初、中、高级三本教材,并计划开展相应的培训。培训途径有两种:1、通过继续教育网站“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资格等级培训平台”开展培训。2、依托有条件的大学和科研院校设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继续教育基地。各继续教育基地依据考试大纲、教材和标准化课程,结合自身的特点自主培训。

     7月9日-13日,学会主办的实验动物管理师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实验动物管理师。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特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行业现状、政策法规、成本与经营管理等9个方面(16个课程)开展了培训和讨论。

     10月9-11日学会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举行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实验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 年生物安全培训班”。来自全国的12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邀请了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等专家做大会报告及授课。

     12月5-8日,由学会主办,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支持的“实验动物医师岗位培训班”在上海举办。本次培训以“麻醉、镇痛、仁慈终点和安乐死”为主题,来自15个省、市的15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实验动物医师教育与培养”的报告。台湾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戴元基教授围绕实验动物的麻醉镇痛、动物安乐死和仁慈终点3个模块(12个主题)开展了培训和讨论。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完成两批共51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和发布。第三批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预计明年批准发布。出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汇编》(第一卷),由科技出版社出版,已印刷3000册。

     学会还针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全年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及上岗培训的从业人员共计875人。2017年各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7期,参加培训人员2000余人。
   
学会能力提升计划

     2017年学会将完善、丰富对外宣传窗口作为能力提升的支点。对网站重新进行了栏目规划及功能设计,技术开发与网站制作。为中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会员提供服务,为党员创建党员学习阵地,向爱好者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普活动。创建了学会微信服务号、微信订阅号;科普微信公众号“实验动物与健康生活”;党建微信公众号“实验动物党员e家”,目前学会已有4个微信平台向订阅者全方面的推送信息,推送内容主要包括:学会通知通告、业内动态、科普信息、学会党建工作交流等。

学会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学会个人会员总数达到2970人,团体会员29个。学会新成立分支机构7个,下设分支机构共27个。

     9月27日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宴兵出席了大会,共有169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员代表大会审议了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章程修改报告及修改会费标准,选举产生了119位理事、5位监事。在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1位理事长、6位副理事长、40位常务理事,并由理事长提名聘任了1位秘书长。
   
     9月29日,学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宣布了32位委员名单,并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9月29日,学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高校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宣布了工作委员会人员组成,并讨论了工作规划等。

      10 月9-11日学会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举行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实验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年生物安全培训班”。选举产生了该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

     10月16日,学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环境控制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宣布了37位委员名单,并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

     12月2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会议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1位、副主任委员4位、常务委员17位。
   
     12月6日,学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医药研发外包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会议宣布了工作委员会人员组成,并讨论了工作规划等。

     12月29日,学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上成立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基金管理工作委员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技战略咨询工作委员会。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科协启动2017-2019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学会向生命科学联合体推荐候选人1名。最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姜晓亮获得项目资助。

主办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自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之生物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以来,投稿量比上一年增加了62 %;继续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项目资助。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2017年的基金论文比为98%。期刊载文量130,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89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自2015年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基础医学类的核心期刊以来,投稿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1%;继续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2017年的基金论文比为73 %。期刊载文量208,期刊复合影响因子0.665。

      10月,《中国试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均进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公布的首批示范学术期刊名单中。

      10月,创建《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取得刊号(CN10-1546/R)。编委会由40余位国内外专家组成,国内专家多数享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美誉。外国专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均活跃在科研一线。聘任资深的英文刊编辑,选择Wiley平台创建投审稿系统,与国际期刊接轨。已接到自由投稿15篇,得到有计划供稿42篇。

国际学术会议

     3月14—16日,由英国政府与学会联合主办的“中英第四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是“提升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和科技水平”。开幕式上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英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兼科技创新处长Alasdair Hanilton博士,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注册司化妆品处林庆斌处长分别发表了讲话,对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以及中英双方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科技和管理方面的交流合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专员柏雨岑博士代表贾敬敦主任出席了大会。

      Malcolm Macleod教授等多位外国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执行主席、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德明教授作了“中国新标准化的福利伦理审查”的主题报告。

     9月29日,“第二届复杂性状遗传小鼠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大学等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论坛邀请了西澳大利亚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Grant Morahan教授等多位外国专家分别围绕复杂性状小鼠遗传资源用于干细胞、骨生物学、皮肤癌、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以及II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做出精彩报告。

国内主要学术会议

     学会及分支机构共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32次,参与人数1500余人。与往年相比,参会人数、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均显著提升。

     6月24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一分会场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论坛主题是“生命科学与健康中国学术论坛”,有30家地方学会,220多位生命科学工作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特点为生命科学学科的交叉,孕育了许多新的合作点,加速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真正实现了基础研究成果服务于大众健康的目的。

      7月1日到2日,“2016-2017中国实验动物产业联盟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50多家机构,8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发布了“中国实验动物产业发展规划” 及7项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团体标准。

      7月28日-30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08位兽医病理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9月27-29日,第十三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主题是“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会议设立了14个分会场,  92 位专家作报告,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外近700名实验动物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以专题研讨、学术沙龙等形式开展了学术交流。依据学科领域,会议分设了实验动物与临床转化、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分会专题报告,专家、学者与科技工作者们就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学术交流。

     12月2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活动在广州召开, 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交流。

国际交往

     9月29日,第二届复杂性状遗传小鼠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大学等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国内外专家分别围绕复杂性状小鼠遗传资源用于干细胞、骨生物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0月15-19日,第68届美国实验动物学会国际年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举办。学会一行6人参加了本次会议,考察了休斯顿大学及华盛顿大学,参观了动物实验设施和公共实验室,并与两所大学的实验动物机构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其丰富的科研成果、科研方法、设施等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10月30-31日,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参加了在南非共和国开普敦市举办的2017年ICLAS理事会会议。秦川教授介绍了中国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的情况,尤其是“实验动物管理师高级研修班”的举办;以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积极支持和参与ICLAS活动的情况,得到了ICLAS理事会的肯定。

     11月24日,亚洲实验室动物科学联合会理事会成员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对近年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开展的学术交流、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了介绍,牵头成立了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期刊工作委员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为建立联合会期刊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了AFLAS各成员组织的关注及赞赏。

科普活动

     5月20日,学会在北京参加了以“促氛围、带感受、提素养”为宗旨,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学会运用播放视频、邀请专家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实验动物在研究领域的应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宠物的饲养等常识等知识。现场展示了实验用大、小鼠。活动发放科普图书500余册,各类科普宣传单800余张。

     9月16日,学会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参加了北京东城区“全国科普日”主场宣传活动。学会邀请专家为大家普及人兽共患病预防、宠物饲养等相关知识。活动还进行了显微镜观察螨虫;若干品系的大鼠、小鼠活体展示;手机在线答题赢礼物环节等互动活动。有8000余名游客到场参与活动,发放科普图书《我们身边的人兽共患病》800余本。

      2017年,学会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6月26日,在“生命科学与健康中国学术论坛”中开展了一场科普讲座活动,活动通过专家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把科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他们分享。9月29日,在“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中特设了一场科普讲座,活动邀请了陆军军医大学谭立文教授和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分别就“数字化人体”、“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等内容与在场的2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深得学生们的欢迎。

表彰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

     学会推荐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荣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

     学会推荐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孙强的“MECP2转基因猴的类自闭症行为表征与种系传递”项目,荣获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称号。

党建强会

     2017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党委完成3项课题:1、学会党委与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关系研究;2、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创建“党建强会”学习宣传阵地;3、“两个全覆盖”专项党建活动。创建党建微信公众号“实验动物党员e家”及时传达十九大精神、中国科协党建活动、提供各种学习材料供党员学习交流。组织党员学习十九大精神,为党员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等书籍;组织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览。

会员服务

     2017年,学会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为会员提供交流和自我发展的平台,提供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国际交流、科技奖励等活动,使会员在活动中享受信息共享、活动优惠。

事件性条目:

【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生命科学与健康中国学术论坛”】
      6月24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幕,年会共设12个分会场。第一分会场“生命科学与健康中国学术论坛”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简称“学会联合体”)承办、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责任承办、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协办。论坛主旨为促进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展示我国生命科学的重大成果,引领生命科学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服务全民健康需求。

     本次论坛为学会联合体首次承办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曹雪涛主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对论坛的筹备工作做出指示,要求论坛要办出联合体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并重。联合体成员学会及相关学科领域地方学会共30家科技组织、220多位生命科学工作者参加了学术论坛。

      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植物细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武维华院士首先做了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种植结构调整”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教授、中国工程院林东昕院士做了“食管癌基因组研究”的学术报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阎锡蕴院士做了题为“纳米酶的发现及应用研究”的报告。军事兽医研究所夏咸柱院士、吉林省人兽共患病防控科技创新中心和"吉林省病毒重组疫苗研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宁一院士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许琛琦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谭立文教授、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徐如祥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王小宁教授分别就“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化医学”、“脑创伤后神经再生修复技术与临床应用”、“浅议我国全民健康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问题对策”进行了专题报告,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最后,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就“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与会专家指出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是生命科学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支撑条件,并对其未来应用领域、需求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

      本次论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生命科学学科的交叉,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孕育了许多新的合作点,加速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真正实现了基础研究成果服务于大众健康的目的。

【第十三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9月27-29日,第十三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来自国内外近700名实验动物科学与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四川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尹海林主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四川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魏建军、四川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李粟璇、四川省科协副巡视员陈善蜀、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莉出席大会并致辞。年会颁布了“第十三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优秀论文协和奖”,20篇论文获奖。

    会议通过专题研讨、学术沙龙、学术论坛、技术培训等形式开展了学术交流。依据学科领域,会议分设了实验动物与临床转化、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动物疾病模型创制论坛、第二届复杂性状遗传小鼠论坛、实验动物与安全性评价学术沙龙、实验动物专业人才培养论坛等分会场专题报告,专家、学者与科技工作者们就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学术交流。

    在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单元,会议邀请了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院士、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邓绍平教授、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PSCA)实验动物部门高级官员Elliot Lilley博士、美国杰克逊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畅波教授、哈里帕金斯研究所医学临床科研负责人Grant Morahan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牛昱宇教授等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题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中国实验动物学会30年》、《实验动物与临床转化》、《Scientific reporting standards why details are important for scientific quality and animal welfare》、《人类眼科疾病的小鼠模型》、《Using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for rapid gene identification,genetic correlations and novel disease models》、《灵长类基因编辑与疾病研究》的报告。

    来自40余家企业参加了实验动物设备及相关产品展示会,对产品、技术、服务等进行了宣传,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了最新的了解,也促进了产品订购、服务合作等意向。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9月27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经中国科协批准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宴兵出席了大会。来自全国从事实验动物研究、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以及应用实验动物领域的会员代表169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安排在“第十三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期间召开。根据大会日程安排,9月27日下午分别召开了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经会前统计,应到会员代表200人,实际到会代表169人;应到理事候选人119人,实际到会99人,均超过了应到人数的2/3,会议合法有效。

      会议由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卢金星主持。刘副部长代表中国科协致辞,祝贺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对与会的各地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刘副部长提到了近年来实验动物科学取得的进步,并充分肯定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的工作部署,繁荣学术活动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同时,刘副部长对新一届理事会即将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学会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抓住发展机遇,推进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实验动物科学普及,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引领学科走在创新的前沿,同时更好的搭建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会员服务的平台。

     会议听取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学会章程修改报告,以及修改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议,以上议程经与会代表审议后进行举手表决并一致通过。此外,代表还听取了关于调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会员会费标准的建议,经审议后,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了表决,一致通过。

     学会理事会换届和成立监事会是这次代表大会的重要议程。全体会员代表本着对学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选举办法进行了认真、公开、公正的选举。最终选举了曾林等119位候选人当选理事、白杰英等5位候选人当选监事、刘福英教授当选监事长。

      在随后召开的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经过相同的组织程序,选举了曾代文等40位候选人当选常务理事,其中陈学进、黄韧等6位候选人当选副理事长,秦川当选理事长。后经理事长提名、全体代表审议并举手表决,聘任赵宏旭为第七届理事会秘书长。随后,秦川理事长在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规划进行了报告,经审议并举手表决后通过。

      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项工作将向着更高的发展平台跃进。

    【中英第四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论坛】
      3月14—16日,“中英第四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论坛”在上海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由英国政府与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承办,该论坛自2014年起已连续在国内举办过3届。论坛以“提升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和科技水平”为主题,邀请英国、美国、丹麦等国和国内专家进行学术研讨与互动交流,为我国从事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福利管理的专家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次论坛的召开受到中英双方的高度重视,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实验动物研究领域的专家向参会代表介绍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发展的最新进展。开幕式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英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兼科技创新处长Alasdair Hanilton博士,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注册司化妆品处林庆斌处长分别发表了讲话,对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的发展、以及中英双方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科技和管理方面的交流合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专员柏雨岑博士代表贾敬敦主任出席了大会。

      本次论坛执行主席、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德明研究员和英国动物科学监管机构Judy MacArthur Clark博士共同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岳秉飞教授,副主任委员朱德生教授、吕京处长和秘书长庞万勇博士等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全程参加了论坛。
此次论坛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世界各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发展历程的了解,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推动中国及国际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共同促进国际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事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