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布日期:2025-03-04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168

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动物实验中心是学校二级机构,负责实验动物资源建设、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大仪平台、实验动物学教学等工作。动物实验中心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动物房,先后隶属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和设备处,1995年正式成立实验动物中心,2021年5月更名为动物实验中心,为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一、机构及人员
      动物实验中心现管辖三元里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大楼(3600m2),大学城校区动物实验平台(4226m2),下设综合部、资源部、实验部、技术部、ABLS-2实验室、教研室等科室,现有人员35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9人,现任主任张永斌,副主任李耿。
      规划建设的新动物实验大楼有12000 m2,将建立大动物(小型猪、犬)、感染动物、无菌动物以及水生动物(斑马鱼)等实验平台。


图1 三元里校区动物实验中心


图2 大学城校区动物实验中心

二、实验动物资源平台
      动物实验中心拥有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可提供SPF级SD大鼠、KM小鼠、Balb/c小鼠、C57BL/6J小鼠、基因工程动物(App/ps1小鼠、Apoe小鼠、db小鼠及ob小鼠)。中心可提供动物保种、转基因小鼠扩繁、生物净化等技术服务。

三、动物实验平台
      现有屏障环境大小鼠实验平台、普通级兔、豚鼠实验平台、动物行为学平台、动物影像学平台、病理生化平台等,配备了全自动社交行为识别分析系统、条件恐惧&震惊反射系统、主动逃避/被动逃避穿梭测试系统、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活体超声-光声多模成像系统、小动物三维活体成像仪、小动物Micro-CT、小动物能谱CT、小动物全身3D光声成像系统、小动物生理遥测系统、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小动物微透析检测系统、实验动物能量代谢监测系统(2套)、3D动物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等,设备价值7000万。

图3 动物实验中心现有大型仪器设备

四、教学与科研
      组织编写了《中医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教程》、《人兽共患病》、《医学实验动物学习题集》等教材,在研究生、本科生中开设实验动物学、药用动物学、人兽共患病、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等课程,年平均约500学时。
      中心于2000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糖尿病研究、中药学、病毒学等,可开展动物感染实验,并可对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和小分子单体进行药效学评价和分子机制研究。


图4 动物实验中心主编的教材

五、社会团体
      我校动物实验中心作为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支撑单位,积极支持委员会开展工作。学校历任领导均非常重视中医药实验动物发展,并凭借在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三位校领导连续四届获选主任委员。现任第四届专委会主任委员为王宏斌校长,秘书长为张永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