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完成了新一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学会继续围绕章程中确定的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学会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以及相关部门、组织机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学会会员、各分支机构、行业内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完成第八届理事会制定的总体工作规划。
一、强化政治引领 凝心聚力前行
1、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政治领导
2024年5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顺利完成了党委换届工作,新一届党委在学会发展中更加注重党的政治领导和纪律建设,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学会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本届理事会的125位理事中,党员95名,占比高达76%,充分体现了学会党员队伍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
高度重视党的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要文件,为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3、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组织党员参加警示教育大会和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党员深刻汲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育,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为学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4、融合科普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学会积极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将党建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论文写作讲座和青年干部专题培训会,为提升党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5、开展调研活动,完善学会培训体系
学会党委高度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通过广泛调研,有力推动了学会培训体系完善,该项活动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入一线,贴近群众”调研活动一等奖。
6、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
新一届党委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创新,制定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了党在学会工作中的领导地位。
二、引领学科发展 弘扬科学精神
1、第十七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
2024年9月11-14日,“第十七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本届年会以“聚焦实验动物新质生产力,助力生命科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保障、支撑生命科学高质量发展。大会盛况空前,有来自国内外超过1000名实验动物科学及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90多家国内外实验动物行业及相关企业参加了这届规模盛大的学术交流活动。
年会期间开设了实验动物标准编写和宣贯培训、实验动物福利操作技术规范培训,共设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动物设施与环境、实验动物伦理和法制化建设、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基因编辑动物模型、女科学家论坛、口腔疾病动物模型专业论坛、青年论坛等10个专场学术交流。同期在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实验动物·人类健康”科普讲座。大会期间还召开了AMEM编委会、AFLAS理事会议等工作会议。会后,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空军军医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华夏富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2、第十三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2024年1月21日,第十三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在广东省深圳市ECO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以“立足中医药实验动物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融合创新能力”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的研究与发展,加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提升和发展。来自全国各省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等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约220人共襄本次科研盛会。
3、2024实验动物环境控制与检测技术研讨会
2024年4月12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杭州医学院(浙江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站)、浙江省实验动物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实验动物环境控制与检测技术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会议就新国标GB14925-2023《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标准解读、实验动物质量和维护动物福利的环境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菌环境的控制要点与监测技术应用、实验动物环境标准与生物安全规范的融合应用”以及“实验室消毒技术的应用要点”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4、实验动物科学高峰论坛
2024年5月18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承办的“实验动物科学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动物管理部门、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共3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邀请了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分享了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了科学前沿进展,交流科研经验,共同探讨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实验动物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5、实验动物资源及动物模型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2024年6月5日至8日,“实验动物资源及动物模型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专家库成立大会”在湖南长沙潇湘华天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丰富和创新实验动物资源,促进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本次研讨会邀请季维智院士、秦川教授、李晓江教授、李世华教授、李家大教授、魏红江教授、赵建国研究员、王维教授、贺争鸣研究员、夏长友研究员及刘云波教授等多位行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做了精彩报告,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6、实验动物微生物与遗传研讨会
2024年8月12-15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暨实验动物微生物与遗传研讨会议”在江苏省太仓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约300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会。本次会议主题是实验动物微生物与遗传相关标准的研讨。
7、中医证候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论坛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研讨会
2024年9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的中医证候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论坛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大会聚焦中医证候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围绕疾病动物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医药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中医药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等展开深入探讨。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进行了主旨报告,中医药研究与实验动物学的交叉融合,碰撞出了激烈的思想火花,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大会期间还设立了中医药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技术规范研讨会、青年论坛、专题报告等多个专场学术交流。
8、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和福利伦理评价学术论坛
2024年10月10-14日,“实验动物资源开发和福利伦理评价学术论坛暨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和脑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康大豪生酒店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以“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福利伦理评价:相互支撑的未来实验动物工作”为主题,立足实验动物资源、关注前沿,就实验动物资源、未来资源开发、新资源开发、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新技术研究与评价以及脑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来自全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28个省市自治区的 260 余位嘉宾莅临了大会。本次会议同期举办了青年学者论坛,来自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学者就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模型筛选、遗传检测方法、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管理及脑科学等话题进行了充分展示,并展开了深度探讨。
9、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2024年10月19日至21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办的“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同一世界,共享健康”为主题,超2000人参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在大会期间组织承办了3个学术论坛。
10、比较医学与人类健康专题论坛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作为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重要成员之一,承办了“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特色论坛——“比较医学与人类健康专题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院士和中国、葡萄牙等国的顶尖专家,交流国际前沿比较医学和人类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疾病模型、城市设计、以及青年团队培养技术推动人类健康高质量发展。
聚焦比较医学新质生产力,助力人类健康高质量发展。"比较医学与人类健康"分论坛成功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在人类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为人类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思想的碰撞。
11、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题论坛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作为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重要成员之一,在本次大会上承办了10月19日的特色论坛——“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专题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实验动物领域专家,以持续改善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为目标,围绕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审查与规范、可替代方案、福利伦理优化以及传染病干预等多个维度,交流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与创新技术手段。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分论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他们展示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与会专家们通过精彩的演讲和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研究和应用。大家坚信,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动物福利水平会快速提升。
12、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高峰论坛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作为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重要成员之一,在本次大会上承办了10月20日的特色论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省的100余名科技工作者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以“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制与交叉应用融合发展,引领生命科学进步和人类健康”为主题进行深度探讨,充分体现了世界生命科学大会“One World, One Health”的主题,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本次会议汇集学术界和业界顶尖专家,疾病模型高峰论坛各位专家不仅进行了精彩的报告,还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答疑,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展开卓有成效的分享与探讨,加强了跨学科、跨文化的国内外研究平台建设和相互合作,必将对生命科学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3、第九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研讨会
2024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并圆满落幕。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实验动物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审查与规范、可替代方案、福利伦理优化等内容,深入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为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研讨会同期举行相关培训和成果展示。培训围绕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先进技术和实验动物福利产品进行学术交流,分为替代、减少、优化等专题。成果展示区则涵盖了目前实验动物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
本次论坛不仅为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将有效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发展,进一步引领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技术进步。
14、第四届实验动物学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交流会
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四届实验动物学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交流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并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高校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承办。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80余名从事实验动物学教学科研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和探讨了我国实验动物学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为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智慧和活力。本次会议聚焦探讨了我国实验动物学教学和科研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实验动物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5、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年会
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年会——动物模型与生命健康”在广东深圳召开并圆满落幕。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实验动物和生命科学领域80余名从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生命健康前沿以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和探讨,推动了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
会议邀请了13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分享了动物模型与生物安全、实验动物模型开发与引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建设标准和实施合规性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刻的洞见,有效促进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学科建设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生命健康前沿以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16、第三届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论坛暨闽港澳中医药实验动物联合创新研讨会
2024年12月13日至12月15日,“第三届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论坛暨闽港澳中医药实验动物联合创新研讨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并圆满落幕。大会以“中医荟萃,模型寻宗”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多所中医药高校和科研院所80余名从事中医药实验动物科研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了中医药证候实验模型的构建和标准、就中医药动物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实验动物中心管理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分享了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中医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医药单体在肿瘤模型中的功能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17、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检测技术标准化研讨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24年1月17日召开“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检测技术标准化研讨会”,研讨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发展动向及行业需求。对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进行了讨论。
18、2024年动物病理读片会
2024年4月在西安举办“2024年动物病理读片会”,对动物各种疾病病理进行读片分析,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19、全国媒介实验种群饲养标准化学术研讨会
2025年8月17日,全国媒介实验种群饲养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来自疾控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药生产企业等的专家委员和参会人员共39人参加了会议。
20、实验动物与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2024年生殖毒理药理学理论与技术及科技产品研发学术交流大会,暨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与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7月9-12日在千年古都西安隆重召开。
三、提高期刊质量 创建精品刊物
1、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AMEM)
《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MEM)于2018年3月创刊,双月刊,已相继被ESCI、MEDLINE、PMC、CSCD、DOAJ、中国知网、万方等多个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今年度完成刊期变更相关手续,自2025年1月起正式变更为月刊。
2.《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从1993年创刊至2024年,继续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数据库收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在1991年创刊后至2024年,继续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等数据库收录。
3、召开(AMEM)期刊编委会
2024年9月12日,《动物模型与实验医学(英文)》(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MEM)期刊编委会在线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与会专家就期刊品牌建设、编委会建设、期刊宣传、编辑部工作、审稿系统优化、专题组稿、如何加快审稿速度、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4、举办《融通创新,助力实验动物学科新质发展》学术沙龙
2024年12月初,期刊编辑部成功举办了以《融通创新,助力实验动物学科新质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沙龙,采用主题发言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主编秦川就实验动物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报告,与会者围绕如何构建实验动物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之间的桥梁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一致认为期刊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对于促进不同领域间的融通创新具有显著作用,同时高度评价了三本相关期刊在推动该领域发展方面所展现的影响力。
四、开展科技评价 建立评价体系
1.实验动物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评价
(1)2024年5月8-1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技术等级培训及评价考试。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考生参加了考试。
(2)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于2024年6月26-29日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举办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技术等级认可培训班”的培训及考试,有29位学员参加了培训考试。
(3)贵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继续教育基地于8月19日-24日圆满实施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技术等级培训和考试。本次培训班有来自北京、重庆、上海、贵州等省、市47位专家和代表报名参加此次培训考试。
(4)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培训基地于11月11-15日在袁家岗校区举办了2024年度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技术等级培训以及水平评价考试。来自北京、陕西、内蒙古、福建、浙江、山东等8省市26名从事实验动物的从业人员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
(5)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于2024年12月2日-12月7日举办验动物从业人员技术等级培训以及考试,20名从事实验动物的从业人员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考试。
(6)2024年10月20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实验动物助理技师》的水平评价考试,有56位学员参加了本次考试
(7)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于2024年11月3日-8日在北京举办“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员等级培训班”与专业水平评价考试。
(8)中国实验动物医师专业水平评价
2024年12月20日-12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的中国实验动物医师专业技术等级培训班和技术等级评价考试。
2、实验动物资源评价
按照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制定的《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条件和程序(试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登记实施指南(试行)》,2024年完成了B-NDG重度免疫缺陷小鼠等5个实验动物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3、实验动物模型评价
按照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制定的《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模型鉴定与评价管理管理办法(试行)》,2024年完成了矽肺大鼠动式染尘模型等4个模型的鉴定与评价,截止2024年12月1号,已经接受新增项目30余个,另有10项目在申报和审核中。
4、实验动物机构认证
2024年4 月22 日-23日,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进行机构福利伦理评价,该机构获得了五星评价。
5、实验动物环境检测技术室间比对活动
2024年4月11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医学院(浙江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站)、浙江省实验动物行业协会承办的“实验动物环境检测技术室间比对活动”在中国杭州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平台,以促进各实验室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实验动物设备环境检测技术的水平。
五、强化科技咨询 建设高端智库
1、组织、开展科协十大代表2023年调研课题,形成实验动物法律法规清单及对策建议、实验动物国家政策清单及对策建议等专题报告。
2、成功申请《2024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报告》,学会将组织各方面专家,认真完成报告的撰写。
3、学会承担了“科创中国广西行——助力防城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将组织相关专家开展调研及规划报告的撰写。
六、开展科普宣传 助推全民素质
1、积极开展各类品牌科普活动
(1)全国科普日活动-零距离邂逅“人类健康守护者—实验动物”
2024年10月15日,在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举办了为期一天的主题为“科技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 零距离邂逅人类健康守护者——实验动物”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2)首个亚洲实验动物日科普活动
为感恩实验动物所做出的贡献,倡导尊重、善待实验动物及科学人道开展动物实验的理念,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等学会提议,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11月29日确定为“亚洲实验动物日”。为迎接首个亚洲实验动物日,学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系列活动。
(3)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视频宣传活动
制作系列科普视频7个,具体内容包括:什么是疾病动物模型、国际第一个新冠肺炎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证实传染病病原体需满足哪些条件、动物实验证明抗体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证实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入侵方式、动物模型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实验动物使用原则。
(4)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
2024年8月7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了“小动物 大贡献----实验动物做客“博物夜谈”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包括科普讲座、实验动物实物观察、显微镜使用观察、科普知识展览、知识问答等环节。
(5)国家自然博物馆直播间开展专家在线科普讲座
2024年8月7日,邀请专家做客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夜谈”直播间,在线开展“讲讲小小实验动物的大大贡献”科普讲座,从何为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科学研究范畴、实验动物资源概况等方面做了的详尽介绍。
(6)走进大学开展科普讲座(西安交通大学)
2024年9月13日,学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实验动物·人类健康”科普讲座。向高校师生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师生们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实验动物,深刻感受到实验动物在推动生命科学进步中的巨大贡献。
(7)走进小学开展科普活动(北京定安里小学)
2024年9月30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参加了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附属定安里小学第九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实验动物-小鼠、系列科普展板10余块,并为每位同学发放了知识问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传播团队的专家们对现场展示的小鼠、科普展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知识问卷做了细致的解答。定安里小学全体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8)走进社区开展“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科普讲座(北京潘家园东里社区)
2024年1月3日,在北京潘家园东里社区举办了“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科普讲座,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朱建宇博士从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预防、发病趋势四方面对狂犬病、弓形虫、螨病、真菌分别进行了科普,约50余人现场参加了讲座,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了本次讲座。
(9)走进社区开展“人兽共患细菌病-结核病”科普讲座(北京潘家园南里社区)
2024年3月27日,在北京潘家园南里社区举办了“人兽共患细菌病-结核病”的科普讲座,从结核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预测和展望、防控、实验医学应用及生物安全防控五个方面对结核病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约50余人现场参加了讲座。
2、积极申报完成各类科普项目
今年,申报并获批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中国直播服务选题项目和北京市科协“科技馆之城”公共服务展教示范项目。其中科普中国直播服务选题项目,与光明网合作,对全国科普日活动-零距离邂逅“人类健康守护者—实验动物”进行了在线直播,通过光明网、以及光明网在科普中国、微博、抖音、百度、知乎的账号中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302.3万人次。
北京市科协“科技馆之城”公共服务展教示范项目,本项目结合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已完成项目指标,包括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1次;线上以及线下总受益人次不少于1万人次(实际为约302.3万人次);产生科普视频1个;满意度不低于90%(实际为93%);知识问答满分率不低于85%(实际为91%)。
3、学会各分支机构开展科普活动
(1)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科普讲座
2024年1月20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在深圳举办《实验动物福利及伦理审核要点》科普讲座。
(2)实验动物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科普讲座
2024年4月13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杭州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科学研究中如何做好动物实验》科普讲座在杭州医学院临安校区举行,约百余人现场参加了讲座。
(3)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开展进校园活动
2024年6月5日,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活动,约百余人现场参加了讲座。
(4)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开展科普讲座
今年,学会微信视频号直播了两场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开展的科普讲座,分别是魏强研究员的《实验动物-人类健康的守护者》、副研究员杨师老师的《科普其实没有您想的那么难》的科普讲座。
七、推进专业培训 打造人才队伍
1.动物实验基础操作技术培训班
2024年5月25日,为了满足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需求,使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掌握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规范操作方法,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青岛大学生物医学中心承办的“动物实验基础操作技术培训班”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从事实验动物研究相关领域的20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2.实验动物福利操作技术规范培训班
2024年9月11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陕西省实验动物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承办的“实验动物福利操作技术规范培训班”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的70余名实验动物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3.第八届动物实验技术技能培训国际讲习班
2024年9月28日至29日,第八届动物实验技术技能培训国际讲习班在江苏南京成功落下帷幕。此次盛会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在神经科学技术、实验动物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学生积极参与,成为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技术趋势、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4.第九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研讨会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培训班
2024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九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国际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并圆满落幕。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实验动物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审查与规范、可替代方案、福利伦理优化等内容,深入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为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5.第十四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暨实验动物影像学技术培训班
2024年12月26-27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举办:影像学技术培训班,主要有:小动物活体超声-光声多模成像、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活体成像、小动物Micro-CT、激光散斑成像、小动物行为学观察等理论及实训课程。
6.实验动物标准编写和宣贯培训班
2024年9月11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西安联合举办“实验动物标准编写和宣贯培训班”。会上,针对《实验动物 标准文件制修订要求》《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43051-2023)《实验动物 中医药动物模型鉴定和评价技术规范》(T/CALAS 132-2024)等国家即团体标准进行宣贯与问题解答。
7.实验动物医师技能培训
2024年,委员会成功举办了多期实验动物医师专业技术等级培训,包括4月的小动物心血管模型与B超技能培训,2024年7月青岛的小动物血栓模型与活体成像技能培训以及12月的大鼠、小鼠脑缺血模型建立与脑部注射技能培训。这些培训涵盖了实验动物医师的基本职责、心血管及脑缺血模型的制作、实验动物B超应用基础及操作规范。通过现场示范和专家授课,帮助参训人员深入掌握小动物的疾病模型应用、药物注射技巧及疾病治疗模拟方法。这些培训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九院,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中心等单位专家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实验动物医师的临床研究技能。
8.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委会专家培训
2024年10月13日,举办了第二次“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委会专家培训”。培训会由新一任主任委员刘云波研究员主持。培训会上,新任秘书长杜小燕教授做了“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程序和相关文件解读”培训报告;新任副主任委员代解杰研究员做了“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现场专家鉴定会要点解析”培训报告。与会委员和评审专家充分学习了实验动物资源鉴定和评价的相关文件解析、实验动物资源鉴定和评价的程序、鉴定要点等内容。
9.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培训班
(1)2024年3月9-10日举办“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培训班”第一期,155人参加。
(2)2024年4月20-21日在北京农学院举办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培训班”第二期,有来自北京的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等共计69名实验动物管理、动物饲养及从事动物实验的相关学员报名。
(3)2024年7月13-14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举办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培训班”第三期,有来自动研所、科研机构、实验动物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共计70人参加了培训及考试取证。
(4)2024年10月26-27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举办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培训班”第四期,有来自动研所、科研机构、实验动物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共计123名实验动物管理、动物饲养及从事动物实验的相关学员报名。
(5)2024年11月9-1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举办了“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培训班”第五期,有来自动研所、科研机构、实验动物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共计68名实验动物管理、动物饲养及从事动物实验的相关学员报名。
八、加强学会建设 提高综合实力
1、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工作
根据学会工作实际,遵照章程要求开展工作。本年度学会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按照民政部、中国科协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完成了理事会换届的酝酿、报批、筹备、选举等工作,按要求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根据学会工作实际需要,召开理事长办公会、换届选举工作委员会会议等。同时按规定由监事会对学会工作予以监督。
(1)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24年5月18日在广州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财务报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及章程草案、制定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会员管理办法》并调整了会费标准。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由125人组成的第八届理事会、由5人组成的第二届监事会。
(2)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本次会议于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召开。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由41人组成的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蒋建东院士当选为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秦川教授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法定代表人),贾敬敦、赵德明、刘江宁、吴宝金、田勇、于翔、郑志红、邱业峰当选为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由理事长蒋建东院士提名,理事会通过聘任刘江宁为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会议制定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会士管理办法》。
(3)常务理事会会议
本年度召开两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2024年3月21日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学会换届工作进展情况,并审议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提名名单、常务理事候选人提名名单、第八届理事会负责人提名名单、第二届监事会监事、监事长提名名单、章程草案及修改说明、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议程、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审议稿)、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稿)、会员管理办法、团体标准发布等议项。
2024年12月21日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学会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重点、学会基础职能工作委员会人员建议、学会副秘书长提名、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委员建议、分支机构评估办法及学会会员管理事宜、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意识形态管理办法、团体标准发布等事项。
2、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工作
学会对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进行指导和管理、支持和协助。本年度(及上年度)期满应进行换届选举的分支机构,大部分进行了新一届委员会的组建,包括: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1月)、医药研发外包机构(CRO)工作委员会(4月)、神经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9月)、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 (10月)、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11月)。另有部分分支机构已完成换届前的准备工作,即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换届。此前已批准成立的分支机构中,脑科学专业委员会于今年10月召开成立大会,正式组建。其余部分分支机构也已做好相关筹备工作,将于2025年成立。
(1)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
2024年1月20日下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省深圳市召开。选举产生了第四届专委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专委会就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各工作组负责人对未来工作发表了演讲。
(2)医药研发外包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委员会
2024年5月15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医药研发外包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医药研发外包机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委员会近2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
(3)神经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
2024年9月28日,神经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成功召开,审议并通过了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魏佑震教授作的《神经科学技术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神经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筹备情况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专委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
(4)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
2024年10月12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暨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山东青岛成功召开。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全体委员就第二届委员会工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5)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
2024年11月15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在武汉成功召开。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
(6)脑科学专业委员会
2024年10月12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脑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国内高等院校、医院、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委员及相关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
3、其他工作
学会秘书处实时进行政策学习,结合近年来民政部评估、各部委及军队系统等政府部门的要求,细化了组织工作的管理并逐步落实。如人员任免、分支机构的管理和评估等。
九、增强服务意识 创新服务形式
1、奖励与举荐
(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奖
(1)2022年度科技奖颁奖
2022年度科技奖因疫情原因于2023年底完成审定,在2024年5月18日召开的实验动物科学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中国实验动物学会2022年度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青年科学家奖4人。蒋建东院士、管轶院士、秦川理事长等重要领导和专家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及青年科学家颁奖。
(2)2024年度科技奖
2024年度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奖,按照学会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于2024年3月启动并完成申报,6-7月进行了形审工作,7月召开初审工作会议进行评审,提出推荐一等奖候选项目和进入终审的项目。初审结束后,对所有拟进入终审的项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无异议。8月召开了终审工作会议,一等奖候选项目完成人到场答辩。在告知并征求项目完成人及候选人意见后,报奖励委员会审定完毕。中国实验动物学会2024年度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青年科学家奖3人。颁奖仪式于2024年9月12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此次颁发一、二、三等奖,共涉及8个项目,涵盖了20家单位、近百位主要研究人员。同时颁发了青年科学家奖3人,以表彰和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绩和贡献。
(3)奖励管理工作
科技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国科发奖〔2023〕11号)要求各社会力量设奖机构对所有奖项进行重新备案审批。学会奖励办公室根据上级要求进行文件报备,并遵照新的规定要求开展工作。
(二)项目推荐和人才举荐
学会一向重视人才举荐的工作,作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成员学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科技组织的团体会员,学会积极响应各类奖励、评选、推荐工作,为实验动物领域科技工作者创造提升自我的机会。
本年度,学会开展的推荐和宣传工作包括并不限于: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4-2026年度)、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2024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其中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举荐和实施多年来,得到了实验动物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年度经学会推荐,5位优秀的青年人才成功入选第十届青托工程项目。
2、实验动物标准化建设
(1)第八批团体标准发布:2024年共发布第八批团体标准16项(表1)。《实验动物 团体标准编写规范》等16项团体标准于2022年10月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批准立项,并组织制定、征求意见,由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了技术审查,最终经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发布。《实验动物 团体标准编写规范》等16项团体标准于2024年3月27日起正式实施。迄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已发布140项团体标准,内容涉及基础、管理、质量控制和检测等方面。
(2)第九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2024年7月18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团体标准<实验动物 体外膜肺氧合系统长时效动物实验评价规范>等27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完成第九批征求意见稿27项。
(3)第十批团体标准立项征集:2024年5月30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征集2024年实验动物标准立项的通知》。2024年面向全国征集第十批实验动物团体标准提案,立项28项(表3),通过率为74%,为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奠定基础。
(4)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标准审查会议
2024年12月19日,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标准审查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全体委员听取了本年度2项在研国家标准制定及15项标准修订进展汇报、本年度16项国家标准复审修订情况汇报;同时,对2项国家标准进行立项审查,对27项团体标准送审稿进行认真审查。
(5)第九批团体标准送审稿专家预审会
2024年11月26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九批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议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顺利召开,会议由全国实验动物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孔琪主持,标准相关起草人员、技术审查专家组等30余人参与技术审查。
3、信息化建设
学会继续通过学会官网、微信、抖音号、微信视频号,会议系统、投稿系统、电子通讯等为中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学会的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提供各种服务,为学会党员同志创建党员学习阵地,并向实验动物爱好者提供实验动物科普知识和科普活动互动。
十、增进国际交流 提升国际地位
1、参加“第71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
“第71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于2024年5月29日—31日在日本京都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实验动物科学的新时代——科技与医疗创新”。学术内容均围绕实验动物相关领域展开。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邀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一行8人,赴日本参加了“第71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并参观考察了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附属实验动物机构和日本国立循环系统疾病研究中心。
2、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理事会
2024年9月12日,2024年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sian Feder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ssociations,以下简称:AFLAS)理事会会议在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组织派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介绍了自2023年9月以来AFLAS组织活动情况以及2025年第十届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大会的整体筹备情况。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亚洲实验动物日”的提案》、《关于“设立AFLAS奖”的提案》、《关于“修订AFLAS章程和附则”的提案》等三个提案。
3、积极筹备加入国际组织
为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除了与现有的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外,学会还积极筹备加入国际实验动物医学学会(IACLAM)、亚太实验动物医学学会(APCLAM)等国际组织,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4、筹备2025年AFLAS大会
第10届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大会暨第18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年会(2025·杭州)定于2025年在杭州举办。学会及承办单位正积极筹备有关会议的各项事务。已制定初步方案,确定了时间、地点,开通了官方网站。
十一、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1、学术交流方面有待加强,学会分支机构的学术活动次数与分支机构的数量不相符,需要进一步增加学术活动数量,创新学术活动形式。
2、大力发展会员队伍规模建设,为会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包括人员水平评价、教育培训、会士评选等服务内容与形式。团结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学会的发展和实验动物科技的进步而努力。
2024年已经过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在各方面的领导和支持配合下,带领广大会员,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学会将继续发扬取得的成绩,继续加强发挥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作用,创新活动形式,找准切入点和工作抓手,紧跟时代发展,瞄准学术前沿个热点,继续引领学科发展,为创建一流学会,一流期刊,共同努力,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