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至21日,由海南大学、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共同主办的“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同一世界,共享健康”为主题,超2000人参会,4位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厄温·内尔(Erwin Neher)、乔治·斯穆特(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60余位中外院士进行了多场精彩的报告和分组讨论交流。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25个国家的300多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学者和行业专家参加此次大会,共同探讨如何利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应对全球性健康挑战。
本届大会由主旨报告、分组报告、特色论坛、科普活动、展览活动等五部分活动内容组成,包括42个主题分组报告,2个特色论坛、诺奖校园行等活动,涵盖基因编辑、精准医疗、生物制药、健康大数据等多个热点领域。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作为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重要成员之一,在本次大会上承办了10月20日的特色论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省的100余名科技工作者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以“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制与交叉应用融合发展,引领生命科学进步和人类健康”为主题进行深度探讨,充分体现了世界生命科学大会“One World, One Health”的主题,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论坛现场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秦川教授为论坛主席,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资源鉴定与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刘云波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论坛。
论坛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秦川教授,国家杰青/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张晨教授(刘希成教授代),国家杰青、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刘勇教授,国家杰青、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许琪教授,国家杰青、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重大科技基础研究设施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赵要风教授,国家杰青、陆军军医大学杨清武教授(郭昌伟博士代),分别报告了《动物模型的资源建设与应用》、《微生物源性溶血磷脂酰胆碱通过抑制铁死亡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病理》、《AI4A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Empower Discovery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based on Multi-sites MRI》、《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脑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中的用途》、《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重大科技基础研究设施》、《Advance and Challenges in Stroke Research Using Animal Models》,深度剖析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创制及其相关应用进展。

论坛专家集体合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秦川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刘希成教授作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刘勇教授作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琪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赵要风教授作报告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郭昌伟博士作报告
据统计,超过87%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依赖于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推动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工具,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实验动物在人类疾病以及药物研发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会议汇集学术界和业界顶尖专家,疾病模型高峰论坛各位专家不仅进行了精彩的报告,还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答疑,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展开卓有成效的分享与探讨,加强了跨学科、跨文化的国内外研究平台建设和相互合作,必将对生命科学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