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实验动物学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25-11-24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107
      2025年11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高校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盛诺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实验动物学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并圆满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实验动物学教育体系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产教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共同探讨实验动物学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

      会议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主任陈柏安教授主持。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中心)院长、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秘书长朱才毅研究员、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蔡卫斌教授致欢迎辞,他们强调,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对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会报告环节,多位高校专家教授分享了实验动物学教育与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王可洲教授阐述了学科从顶层设计到建设实践的路径,为同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山一大”经验;南京医科大学高威教授分享了“实验动物平台建设赋能学科发展”方面的系统实践;中南大学周智君教授汇报了本校在实验动物学科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与未来方向;苏州大学周正宇教授分享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山西医科大学宋国华教授分享了本校实验动物学科的建设成效,并展望了未来五年的学科发展规划;南通大学朱顺星教授分享了实验动物领域人才培育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上海交通大学马政文教授介绍了“AI+教学”在实验动物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教学实践;西安交通大学白亮教授结合本校实际探讨了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的路径,并对“十五五”学科建设作出了前瞻分析;中国农业大学杨利峰教授对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首都医科大学张静教授分享了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实验动物学相关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就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经验、学科发展未来、学科交叉融合、引进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将学科教育与科研发展成果转化相结合、学科未来发展建议等进行了细致、全面、深刻的讨论,现场互动热烈,讨论内容具有延展性,成为本次会议一大亮点。会议期间,企业代表也对各自产品及技术亮点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深圳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在实验动物研究中的创新与应用”;广州卓浩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介观活体智能光场成像与应用”。



      会议第二天,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蔡卫斌教授、吴映莉副主任的带领下,与会代表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实验动物中心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和交流,针对实验动物平台建设经验、软硬件配置、科研定位、人才培养等展开了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讨论,让实验动物学科建设从经验分享、理论分享到理论联系实践的落地,深化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全国实验动物学教育工作者搭建了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会议有效促进了高校之间的经验共享、资源互通与协同发展,为“十五五”期间实验动物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深化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与优化配置,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助力我国实验动物学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特别感谢深圳市泓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卓浩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美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富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仕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