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11-11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浏览次数:427
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启动202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现开展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对象
本计划为面向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实施的能力提升项目,旨在帮助入选对象深入体察中国国情、扩大专业视野、了解社会需求。支持对象为具有中国国籍的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按申请年8月31日实足年龄计算),原则上距离毕业时间在2年以上。有关人选条件按照《管理办法》(附件1)执行。本计划支持对象的培育期不超过2年。

二、推荐名额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可向中国科协推荐候选人8名。
各分支机构可向学会推荐不超过2名候选人,单位会员可向学会推荐不超过1名候选人。

三、申报截止时间
2025年11月20日前完成个人填报和各渠道推荐工作。

四、推荐程序
(一)候选人申报
1.候选人访问“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服务平台”(http://kecaihui-tm-zz.cast.org.cn/match-page/qtgc),注册账号并登录,选择“申报人”角色,在线填写《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推荐表》并上传有关附件材料。
2.通过学会渠道申报的候选人,“推荐渠道类型”请选择“全国学会推荐”,“推荐渠道”和“第一意向培育学会”请选择“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学会仅接受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的推荐。
系统填报时请联系学会秘书处,获取“推荐码”,并在“在线提交—添加推荐渠道”时手动添加“推荐码”。提交后文件材料交由推荐渠道(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征求推荐意见。各推荐渠道完成审核、遴选、考察(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后,提交推荐意见(附件3)
学会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作为推荐工作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决定人选质量,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扩大视野发现、推荐人选,从“政治站位与科技报国志向、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科研潜质与发展可持续性、学术品格与科研作风”等维度开展考察,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品行关、学风关。
3.候选人可选择3-5个全国学会作为意向培育举单位。
4.候选人仅可通过一个渠道申报,具体以平台提示为准。如候选人选择自荐通道,将由服务平台自动关联所在区域省级科协进行推荐。
5.推荐上报
候选人在线填报并提交材料,学会组织专家审核,确定后将按要求对拟推荐人选进行全覆盖考察,并联合拟推荐人选就读单位进行线下公示。确定最终人选并上报。

(二)审核确定
中国科协审核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上报的推荐名单并初步匹配负责培育服务的全国学会,结合全国学会意见确定最终培育对象名单。

五、有关要求
1.申报人应坚持“四个面向”科研方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术素养。评审将综合考量申报人现有科研成果与未来科研发展的潜力。
2.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共同对支持对象进行培育。中国科协做好示范引领,组织系列国情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全国学会立足自身特点,为支持对象提供系统的政治训练、专业锻炼和社会历练平台。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配合学会共同开展培育工作。
3.面向支持对象,构建政治训练、专业锻炼与社会历练“三位一体”培育体系。政治训练以强化思想引领为核心,重点通过国情研修、科学家精神宣讲等活动,提升支持对象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专业锻炼聚焦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通过资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开展出国(境)交流访学,提供非共识跨界交流机会等,引导支持对象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社会历练支持培育对象在学术组织、期刊担任助理岗位,参与企业实践、加入博士创新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学会将持续关注支持对象科研学术成长情况,督促指导支持对象完成培育事项,对因毕业等原因提前退出培育的情况应及时上报。支持对象培育期满后,由学会进行评价考核,评价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5.支持对象应在培育期内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育活动,各类培育活动按8学时/天认定,“领航计划”为必修培育活动。培育学时完成情况作为期满考核评价重要内容,未完成培育学时的取消资格。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蔡晶晶、宋晶
电话:010-67781534
邮箱:calas_ie@126.com

附件:
1、《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2、博士生专项计划推荐人选名单
3、本通知原文件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2025年11月10日